台湾姑娘刘舒亚今年24岁, 2017年8月,她成为厦门航空首批台湾乘务员。她说,来厦门航空没有离开家乡的感觉,因为食物、气候都跟台湾相似。因为口音温柔,她在应急课程上被老师警告:遇险撤离乘客时,一定不要“嗲”,要泼辣!培训过程中,她甚至做梦都在喊撤离,课程结束时,她基本已不能说话。如今,刘舒亚迎来了人生首飞,并期待着未来能飞遍大陆,体验更多精彩。
今年3月,厦航首次赴台北组织台籍乘务员专场招聘,共有60人入围。3个多月前,包括詹婷伃在内,第一期新招收的34位台湾籍乘务员抵达厦门,进行乘务业务的专业培训。如今,她们开始陆续上机飞行了。
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接触空乘这个职业。今年24岁的刘舒亚,去年毕业于东吴大学英文系,当初报考厦航,是看到厦航乘务员的制服“美美的”,加之参加招聘会,了解厦航薪资、福利,感觉公司“细心,对员工不错”。
在厦门待了3个月,刘舒亚发现,来大陆从事这份工作,与她想象的,有一样,有不一样。
厦航对员工的温情,让刘舒亚很窝心,“感到很欢迎我们来这里”。来之前,父母交代刘舒亚要好好吃(东西),她笑着说,厦门吃的和台湾口味很像,还多出很多好吃的小吃,厦航的食堂也非常好吃,父母的交代“我都做到了”。
“厦门又干净,又美丽”,大陆的生活也让刘舒亚感到舒心,尤其让她喜欢的是网购,“生活用品不用自己买,外送就能送来,觉得很方便。”
3个月的学习,也让刘舒亚对空乘这个职业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识。
她说,以前坐飞机时,只看到空乘优雅美丽地为乘客服务,经过学习,才发现,“安全最重要”,特别是在危险时刻,要清楚告诉旅客做什么,“这些必须深深烙在脑海里”。
在应急处置培训时,刘舒亚和“同学们”习惯性的语调优雅、亲切,老师纠正她们,这时候必须用尽力气喊,“要让旅客感到危险”。刘舒亚说,自己练习到声嘶力竭,要吃喉糖润嗓,最后连说梦话都喊撤离口令。
站、走、蹲、坐,端,致礼,问候,指引;熟练使用飞机上设备;学习包扎、接生、心肺复苏等医疗求助……刘舒亚说,培训内容真的十分丰富,都深深印在自己脑海里,就连此前坐飞机回台湾时,都会观察空乘的动作,在脑海中顺便复习。
即使如此,当天上午9时迎来首飞时,刘舒亚和詹婷伃一样感到一点“小紧张”。她自评,真正面对旅客时,还是有些“小慌乱”,“要做的事好多”。此外,有些大陆旅客说话带着各地方言口音,也让她听起来有些吃力。不过,在带刘舒亚首飞的教员眼中,她“进入状态很快了。”
活泼幽默的詹婷伃则笑着说,上飞机前自己最担心在飞机上会成为同事们的“障碍物”,但其实在飞行过程中,乘务长专门过来指点她,其他空乘也给她送上鼓励。在银川落地后,詹婷伃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妈妈报信,收获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其实无论培训还是首飞,这些台湾“学生”都给“老师”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们说,台湾籍乘务员做事认真,训练刻苦、投入,有些台籍空乘其实已经有过从业经验,但无不谦虚好问。
台籍空乘的多才多艺,也给“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曾在游戏公司任设计的詹婷伃就发挥专长手绘了憨态可掬的台湾黑熊图案,印在T恤衫上,成为她所在的乘务培训班“班服”。她还自己动手,搜集素材,把大家培训、学习和生活的片断编辑成一个生动的短视频,“留下美好的回忆”。
“有缘来相聚,有梦出头天”,完成首飞,刘舒亚又想起了这句厦航在台招聘时的闽南语广告,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充满憧憬。她说,最期待未来能够见到不同的人,去不同的地方,尝遍世界各地的美食。她还要让爸爸妈妈来厦门玩,带他们去厦门大学走一走,“那里的白城海滩太美丽了!”
厦航负责人士则告诉记者,随着这批学员从厦航“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正式步入工作岗位,融入厦航、融入福建、融入大陆,厦航将根据她们平均英语水平较好的特点,在经历见习、养成阶段后,力争她们能于明年考取国际和地区航线飞行相关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