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16日,孙红雷出生在哈尔滨道里区的一栋又破又旧的俄式老房子里,屋子面积超不过28平米,却要挤下孙家7口人。不仅如此,只要打开他们家的门就能看见邻居家屋内的状况。
孙红雷家7口人中除了爷爷奶奶、父母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他是最小的,而且跟上面两个哥哥的年龄相差较大,因此在家里非常受宠,不过受宠的孩子往往也比较淘气,这点在孙红雷身上展露无余。
孙红雷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黑老大、流氓,而实际上他是饱受文化熏陶,闻着书香长大的柔情男子。
孙爸爸是哲学教授,孙爷爷曾经也是老师,退休较早,再则70年代的老师富有的主要是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奉献精神,收入方面实在微薄得不能再微薄。
孙妈妈在一家工厂做普通工人,报酬更低,因此全家7口人几乎全靠孙爸爸的工资养活,过得多拮据,可以想象。
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都对童年生活充满了怀念,你可以肆无忌惮地打闹、哭着吵着要零花钱、不停地在外面干坏事,最后让大人收拾烂摊子……但是,70年代出生的孙红雷的童年记忆,却绝大部分是如何战胜贫困,为自己和家人赢得外人的尊重。
面对“如何看待贫穷”这一问题,有的人斗志昂扬地回答:“贫穷可以打造人的意志!”有的人以为贫穷可以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的人觉得贫穷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能让人学会知足……
孙红雷吐露的对童年的看法却令人心酸:“我的童年是一种失了尊严的贫困。”他说这话的时候异常冷淡、平静,一切痛苦已是过眼云烟。
东北人特别喜欢赵本山经常在小品里讲的“幸福就是遭罪”那句话,虽然冬天的时候,孙家人有种受刑的感觉,但一家人不怨天尤人,反而时不时地令这间破旧的屋子充满无限温情。
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孙妈妈炒菜的时候总是舍不得放油,孙红雷和两个哥哥正在长身体,需要大量补充营养,肚子里却总是青菜叶子和白水。偶尔遇到一顿“大餐”的话,三兄弟绝不肯放过。
据说兄弟三人中,孙红雷最能吃,记得冬天蒸的带馅包子,拳头那么大个的,他能一股脑吃十五六个,家人都没敢跟他抢,既心疼又怕他噎着了,只是瞪圆了眼睛傻傻地看着他吃。
一年下来最值得庆祝的应该是春节,而本该欢欢喜喜的春节却成了孙家人最尴尬、最难熬的日子。孙家没多余的钱买年货、买肉,更令人抓狂的是春节期间物价还要大幅度上涨,在孙红雷的记忆中即使过年也很少吃得上有荤腥味的东西。
令孙红雷说“没有尊严的贫困”的根源,并不是那栋破旧的老房子带来的拥挤与寒冷,而是因为贫困所遭受的冷漠与无情。
孙红雷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在连续五年的时间里,每个月快到月底的时候家里就揭不开锅了,孙妈妈总是东奔西跑到处找人借钱,然后下个月发了工资还上,但到了下个月底又得重复上演借钱的戏。
只借十块钱却也叫人很难受,开始的时候,亲朋好友邻居什么的都还会应付应付给个面子,次数多了人家就不耐烦了,给脸色看。
甚至一听见孙妈妈的声音就不做声,装作家里没人。有时候更难堪,明明看见那家人刚进门,敲门硬是不应,孙妈妈急得团团转。
初中的时候,孙红雷突然发现自己特爱唱歌。“一般同学唱歌,孙红雷 大家就会起哄。但是我一唱歌,大家就特安静。”
虽然顺利考取了市重点高中,但是“思维过于活跃”的孙红雷在高一的时候就开始没心思学习了。 学生时代的孙红雷异常调皮,“我非常喜欢跳霹雳舞,上中学时常常晚上逃课去哈尔滨青年宫跳,有一次老师请我家长谈话,说我几个月没上晚自习了,我父母才知道我爱跳霹雳舞。”
父亲告诉孙红雷如果能拿奖就可以继续,如果不能就好好学习。于是他开始刻苦地练习。
“那时候家里穷,借了同学家的八喇叭录音机,每天练习迈克尔·杰克逊的霹雳舞。”1987年,网络孙红雷参加黑龙江省霹雳舞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终于获得了父亲的支持。
高二的时候,孙红雷辍学跟着中国霹雳舞明星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演出,赚了钱也长了见识。“当时演出一场能赚100块钱,相当于一个工人两三个月的工资,有时候一天演两场。家里的情况也有所改善,不再提让我学习的事了。”
对于当年的选择,孙红雷至今都不后悔。从明星艺术团一直跳到第一夜总会,上世纪90年代初,孙红雷在哈尔滨已经是很有名气的霹雳舞手。
“当时我算是个有钱人了,有11万的存款,但我也挺迷茫的,跳舞不能跳一辈子。后来有人跟我说红雷你那么喜欢演出,你就上北京念书学表演吧,我说我长得太丑不行。那时流行的观念就是演员都是双眼皮、大眼睛,烫着卷发,特漂亮。
他们说:‘你看人家姜文不也是学表演毕业的吗?长得也不好看啊。’”后来在1995年的一次演出中,孙红雷遇到了冯巩等艺术家,他们劝他到中央戏剧学院上学,那年他已经25岁。被一语惊醒的孙红雷,当晚回到家拿上8000元钱和一个手机就来到北京报考中戏。
后来的他走上演艺之路,凭借这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也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