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问答
位置:发型站 > 名人资料 >

中国学子何江哈佛演讲这是哈佛给予最高荣誉

何江父母是谁妈妈曾献华爸爸何毕资料

来源:发型站时间:2016-05-27 13:35责编:网站小编

  会养猪的父母,会读书的儿郎

  5月26日,宁乡县坝塘镇停钟新村,相比较邻居的高墙大院,何江家没有围墙的粉色小楼很不起眼。早上9时,何江的妈妈曾献华打开微信跟儿子视频聊天:“江啊,不紧张吧?”

  “还好咯,今天要早点休息,明天四五点钟就要起来准备哒。”哈佛博士的宁乡话依旧很标准。此时的波士顿已是深夜了,何江在做最后的演讲练习。

  “去美国后人还胖了。”曾献华满意地挂断视频。在父母眼里,何江没有太多的变化,离开宁乡求学11年,口音依旧。

  何江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也是第一个念书念到美国去了的人,他的弟弟今年也硕士毕业了。

  “村里就我屋里两个研究生。我们乡里土话讲,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何江父亲何毕成说。

  何毕成高中文化,算是农村知识分子,比一般农民要有见识。何毕成怀念上世纪90年代,那时大家都夸宁乡人会读书,人们并不那么羡慕当官发财的,却特别羡慕会读书能考上名校的。在乡里,会读书的孩子往往是一个村子的榜样,有着莫大的荣耀。

  到了新世纪,读书渐渐不像过去那么“高贵”了,但何毕成依旧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执念。

  何江小时候,何家每年都要种20亩水稻,喂三四头母猪、十几头肉猪,两兄弟从小跟着扯猪草、搞“双抢”。何毕成喂猪很用心,那些年硬是靠着喂猪种田把孩子的学费都挣齐了。

  “他们兄弟都晓得,爸爸妈妈寻钱(赚钱)不容易,他们不讲究吃穿,有书读就满足了。”曾献华说。再怎么辛苦,何家也没让兄弟两个成为“留守儿童”,一家人的生活清贫却完整。

  村里也有人说话不好听的,说读了研究生又怎样,还不一定找个好工作呢,不一定赚到买房钱呢。其实,从何江大二开始,就不再需要家里给钱,他每年都可以拿到奖学金,并且在外勤工俭学,每个月还有钱寄回家里补贴家用。

  “我崽懂事、孝顺。”曾献华笑容舒畅。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