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在秭归这座美丽小城里,一幢依江的石屋中,传出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在寂静的夜空下回荡。这是夜色最为黑沉的时候,因为这一阵啼哭,天地之间似乎又现出了一丝光亮和生机。屈原的父母惊喜于孩子健壮的样子。父亲伯庸抱着初生的屈原来到窗前。窗外不远处,便是那条日夜奔流的长江。水声喧哗,屈原放声啼哭。嘹亮哭声与滔滔水声交融,仿佛含有别样的意味。父亲伯庸猜测道:或许,这是一个倔强而勇敢的孩子!
父亲伯庸对屈原无疑寄予了莫大的期望。家境的贫寒,不可能让屈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童年的他,还常常经受饥寒的考验,但粗食薄衣反而使屈原从小养成了甘守清贫、不畏困苦的个性。在幼年的屈原不得不忍受饥饿时,他便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不远处浩荡东去的江水,让思绪随着江水走得很远,以今后远大的目标来激励自己,敢于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
每当看见父母因为迫于生计,不得不终日劳累时,还是一个小小孩童的屈原会主动宽慰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屈原的早慧和孝敬,邻里亲友们人人皆知。
屈原父亲和亲友们发现了屈原不凡的潜力,尽管家境贫寒,仍然不惜精力财力,有的人还从经济上慷慨地支持,全力培养屈原各方面的才能,指望他成才,日后能为楚国的稳定和发展出大力。就这样,屈原从小就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教育,过人的天赋和扎实的知识功底显现出来。
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屈原长大后,他的父亲又把他的名取为正则,字取为灵均,这寄托着屈原的父辈和屈原本人的理想。正则的意思是公正法则,古意中与平
字相近,恰好对应了他的名;而灵均中均的意思是均衡平和,加上灵即神、善的美称,与他的字原的意思又是对应的。屈原的父辈和屈原一样,都渴望获得一个公正、平和的世界,希望屈原能拥有宽广、豁达的胸怀。事实上,屈原的一生始终在为实现这些理想奋斗着。在他后来最重要的诗作《离骚》中,灵均还成了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